邵春(教育系85學校班)
1981年7月,我從五原縣第三中學最後一屆兩年制高中的文科班畢業,走進了當年的高考考場。當年學校有四個畢業班将近200人,隻有我班的秦建軍同學一人考上了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中文系,他也是母校有史以來考上本科大學的第一人。
1985年9月,當我終于告别了艱苦卓絕的高中補習生活,告别了“老補”隊伍,滿身疲憊地來到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教育系報到時,我的高中同學秦建軍,已于當年7月份畢業分配到家鄉的學校教書了。另外一位高中補習班同學任剛,也已是師大中文系大四的師兄了。雖然我晚來了四年,但回頭看,還有不少我高中的同學依然在“老補”隊列中苦熬,在他們的眼中,當時我也是令人羨慕的幸運兒了。
由于相當于多上了一遍高中,因此我是大學同班同學中年齡最大者之一,班内隻有兩三個同學與我同齡,他們也是“傷痕累累”的“老補”出身。多上了一遍高中不僅收獲了年齡,同時也收獲了紮實的文化課基礎和豐富的學習經驗,因此四年大學我基本上是在刻苦學習中度過的,再也不敢走以前虛度年華的老路了。
我一邊攻讀學業,一邊還要為了吃飯而勤工儉學,除了寫文章掙稿費外,我還當過家教,打過零工等等。四年大學,我收獲了一大摞鮮紅的各類獲獎證書,幾乎每年都是獎學金的獲得者。
除了正規學習以外,大學四年我參加了各類社團活動,成長為一名進取向上的學生幹部。我當過兩年班長,擔任過教育系學生會宣傳部長,參加了由著名人才學學者王志義老師發起的“人才學協會”,并成為其骨幹成員。我還是《中國人才報》和《内蒙師大》報社的特約記者。
我的大學時光是豐富多彩的,回首往事,如今唯一遺憾的是當時沒有抓住點滴時光去大量的閱讀。那麼好的青春年華,那麼優越的讀書環境,那麼多精彩紛呈的好書,當時自己為什麼不多多地去讀呢?凡此種種,現在想來真是人生最大的憾事!
2019年7月,是我大學畢業走向社會工作的30年。這30年絕對是我人生中最最寶貴的黃金期,也是檢驗我大學教育“使用價值”的三十年。經過這30年職場打拼的實踐考驗,我覺得對我此生最有意義的經曆就是高中補習的那三年和上大學的這四年。這段時間所奠定的,紮實的知識基礎和頑強的品質曆練,決定了我一生的人生高度。
1989年7月大學畢業前,在一本便宜簡陋的《同學錄》上,我在扉頁上不知天高地厚地寫下了《邵春先生小傳》;我班第一任班長、高中時就入黨的、現在剛剛從正處級幹部崗位上擢升到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的李廣林同學,為我寫下精彩的“人物素描”式的畢業留言。這兩篇文字,均比較客觀、逼真地對我當時的狀态作了評價和描述,現于31年後拿來公諸于下,以慰青春之殇。
邵春先生小傳
先生俺出身貧寒,曆盡坎坷。古語雲:家貧出孝子,貴人多磨難,梅花香自苦寒來之句,俺深信不疑也。
人才學所言德、識、才、學、體五大端,俺差之千裡矣。所謂有德、顯才、學平、識淺、體胖,此俺自我感覺者也。俺德才兼沾,隻是學識太了了啦。要想成為“邵人才”,還需勤學苦讀,潛心鑽研。
俺年近而立,一事未成,實感汗顔。好在來日可追,青山尚在,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悲夫信哉!
俺生性随和,面目慈善,眉飛色舞,笑口常開也。俺最大特性是富于寬容心,善解人意而不強人所難,此所謂“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者也。
先生俺天賜歌喉,喜聽高山流水,陽春白雪,三月不知肉味矣。
先生俺唱歌激情大于節奏,發乎情而止于意盡,可謂聲情并茂也。
先生俺愛舞文弄墨,喜歡錦繡文章,隻可惜先天有餘,後天不足,主客觀條件均未使俺能有妙筆生花、下筆有神之功也。
先生俺信奉“竹貴有節,人貴有志”并“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之精神。活就活出一份骨氣、一種精神、一腔血氣來!
嗟夫。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此何人哉!
贈“邵二哥”
李廣林
你是未來派,未來屬于你。
你踏着作家的樓梯,
一級又一級......
多麼艱難而又小心翼翼。
你是樂觀派,歡樂屬于你。
你仿着蔣大為的聲音,
用你特有的五原鄉音,
唱着你動人的心曲。
你是現實派,刻薄屬于你。
你踩着魯迅的足迹,
搜尋着人間最尖刻的詞句,
你用最“肮髒”的話,罵“他媽的”惡勢力。
你用大嗓門喊出你的得意!
你是享樂派,重量屬于你。
你循着“大肚佛”的食譜,
品食着煙酒與雞魚,
大吃又大睡,哈哈又嘻嘻。
你得意!